Google Adsense

2011年8月13日星期六

十五碑锡兰佛寺(Buddhist Maha Vihara)@ KL


资料来源:东方日报 


谈起吉隆坡十五碑(Brickfleld),在过去曾经是许多砖块工厂的集中地,但是现今谈起十五碑,许多人都知道那里有一间佛寺,每当卫塞节等佛教庆典时,许多游行的信徒以及活动都是从那儿出发。但是,你又是否知道,那儿有佛陀坐下来悟道的菩提树以及佛教护法阿育王形式的柱子存在,十五碑佛寺神秘的面纱等待你来揭晓。
   
我们熟悉的十五碑锡兰佛寺(Buddhist  Maha  Vihara)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一旦庆祝佛教庆典如卫塞节,来自四方的善信便会齐来参与游行。每年卫塞节,全国各寺院佛寺花车都会从这里出发,长长的花车游行队伍,显示锡兰佛寺作为南传佛法在我国崇高地位。


1895年,一批发心的锡兰人士正式在马来亚成立锡兰佛教会。自1894年起,他们就开始向当时的英殖民政府请求一块两英亩的土地建佛寺。由于当时大部分锡兰人都居住在吉隆坡的十五碑(Brickfield),因此十五碑也就成为了他们建佛寺选择。

作为南传佛教在我国的精神堡垒,由德高望重的达摩难陀长老主持,可惜长老于去年8月31日中午12时40分于梳邦再也医院圆寂,享年80岁,目前由达摩拉达纳担任我国南传佛教首座长老。
 
锡兰佛寺很大部分还保留了南传佛寺的面貌,走入主要的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流水声潺潺的莲花池。该莲花池自1956年建立,潺潺的清流宛如清泉般,涌入心田,洗涤众生的灵魂。


Wisma Dharma Cakra 当中的阿育王礼堂前面,有一个类似阿育王石柱的柱子,柱子上是3头狮子高高站立的模样,让人不得其解,为何有柱子竖立在Wisma Dharma Cakra 中间,而且柱子称之为阿育王石柱?

该佛寺组织主席狄拉指出,Wisma  Dharma  Cakra 是其中最大的建筑物。此建筑物的底部是多用途礼堂,名为阿育王礼堂,可容纳近1000人,主要作为办大型活动,或星期天早祷礼拜仪式以及佛法开示班用途。此外,楼上都是用作课室、讲堂及研讨室。

根据佛教的历史,阿育王(Ashoka)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即位时对人民的统治手法宛如一名暴君,据说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大量的屠杀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而采用佛法征服,并定佛教为国教。


阿育王为了宣扬佛教,并要人们遵守理法,在国内建立了许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谕,称为“法敕”。法敕都是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为人诚实等。

另外,佛寺中的两棵被围栏围起来茂盛的大树,不说你不知道,这两棵叶子呈心形,其貌不扬的大树,就是远从斯里兰卡接种而来的菩提树。

据说悉达多太子(佛陀俗家身份)独自一人,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毕钵罗树下,拾了一些草叶铺了一个座位,面向东方,盘腿静坐。终于,在十二月初八的凌晨,大彻大悟。而这一棵佛祖选择悟道盘坐的大树,就是后来的菩提树。


“Wisma  Dharma  Cakra前面的主殿建于1894年,是十五碑佛寺成立时最初的建筑结构。主殿面积不大,供奉了一座佛像,旁边有一座卧佛。通常信徒来到十五碑佛寺时,都在此礼佛。除了平常一些诵经仪式外,许多信徒也在此打坐宁静的环境让信徒心灵获得一时的平静。”


在主殿旁边,有一座58英尺高,长40英尺的塔。这座佛塔(Chetya)于1971年8月完成,除了供奉佛舍利,也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传承的佛像,就如一座佛像博物馆一般。

十五碑佛寺每日开放时间是早上9时至晚上9时,周日与公共假期直到下午5时,信徒可前来进行婚姻注册、初一十五的祈福仪式、预约布施(Dana)以及佛法开示(Bana)、星期日的佛学班等。只要乘搭任何一辆前往吉隆坡中环车站的巴土就可在佛寺附近下车,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前来参加星期日的佛学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